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gex.info,最快更新太平春最新章节!

 此间种种,纸上写来中是浅,若不能思索一二,少有会对皇帝的心理察觉的到的。

    苦衷苦衷,不被人理解,那就是苦衷。

    后世之人,爹娘奉劝,一而再再而三,道理完全正确,却会惹得宝贝儿女心生烦躁,嫌弃二老啰啰嗦嗦,这一下也就闹出了尴尬,若旁人知之,闲言碎语也就会接踵而至,没出息,没道理,说之于口。

    似乎也就被贴上了不孝、啃老的标签。

    碰上心性未定的年轻人,听着这种评价,心内十分窝火,可又说不出口,不知道说些什么,连自身都不见得分析的出问题出在哪里,如果硬顶,不就将他们的话给落实了吗?

    久久久,那就得过且过,就这么着了吧。颓废了下去。

    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不过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尔。

    少一些意见,多一分理解,情商也就高了。

    张璁察觉了,所以他能够创造奇迹成为首辅。严嵩察觉了,所以他执掌宰辅二十多年。徐阶察觉了,所以他干掉了老严嵩。张居正察觉了,所以他赶走了高拱。

    如果没有这些人把握住嘉靖的脉络,那么嘉靖朝必然同万历朝一般无二,届时,就是明亡于嘉靖了。

    大明历史几十年最为精彩的政治斗争,都是准确把握住了皇帝陛下的脉搏所呈现的。

    而当没人能够把得住皇帝的脉搏,也不清楚皇帝为什么就是昏君的时候,只能强化君臣斗争,相看两厌,还谈什么君臣共治,这个国家还能好的了吗。

    正德最难能可贵的一点,那就是放手,让你们去干,我躲着你们。

    从上帝的视角来看,正德朝比之之后,那是好的多了。

    可惜,杨朱早就教过了大家,从一根毫毛换取千金,到一只胳膊给你一座城池,再要你的脑袋给你一个国家。得寸而进尺,若不能从最初斩断,那就是必然,口子不能乱开。

    或许一开始能够满足,当时间久了,当习以为常了,当理所应得了的时候,不自觉的,你就会要求的更多,而对这位皇帝更加的不满,能够知足看的明白,在事到临头也能够做到,那你这个人非得是有大出息不可,因为你离圣贤不远了。

    而当满朝文武在徐秀案上面的所作所为,最终将正德皇帝小心维护疏导的心理建设崩塌的一干二净,没有心思再做商量,不能低头,冠冕会掉。

    朝堂静寂,留给正德皇帝的,只能是压抑的气氛,有恃无恐的人,又怎么会去在意你的想法。

    拂袖而去,面前出现不了什么漩涡,也不会带来多少凉风,可却为了下一个风暴的掀起提供了最初的动能,天子之怒,又有谁能够无视?

    ※※※

    酝酿的风暴似乎并没有起来,一切都照常运作,可当正德皇帝要求大家廷推入阁人选的时候,杨廷和就明白了这位皇帝打算干什么。

    无外乎现今入阁人选除了吏部天官杨一清外没有什么好的人选,不论怎么操作,于情于理,这时候入阁也只能是那位有大名望的杨一清最合适,这是阳谋,谁都无法去阻止。

    当这位与杨廷和私交甚好的杨一清从吏部天官变成了排名最后的内阁阁臣的时候,他的能量事实上是被削弱。

    如果之后皇帝要干些什么事情,就容易的多。

    稍对朝廷有一些关注的人,都从这个要求里嗅到了风雨。

    杨廷和看明白了,可他并不能阻止,吏部天官和首辅是好交情?两者相加能量太过巨大,皇帝用帝王术分割开来也是很正常的,若要阻止,岂不是有二心的表现?

    难。

    但杨廷和并不会坐以待毙,天官让出来了,并不代表我就不能安排另一位。

    令人眼花缭乱的人事安排呈现在了朝廷之上,兵部尚书陆完改任吏部,户部尚书王琼改兵部,都察院右都御史石阶改户部等等,除了刑部尚书张子麟,几乎整个部堂高官都有所调整,等到皇帝反应过来,一切似乎都没什么变化。

    杨廷和身为百官之首,他有的能力又岂是年轻的皇帝所能比拟的,一番调度,平时他所不待见的人下的下,走的走,借皇帝拔掉杨一清吏部尚书的危机,却转换为了整个自身布局的机会。

    身为内阁首辅,他不会惧怕皇帝跟他玩规矩,因为规矩都是他们文官定的,皇帝如果要在文官所制定的规矩里面玩,天纵奇才般的圣君都不可能玩的过他们。

    就好比之后的嘉靖皇帝。

    当杨廷和认为嘉靖在和他们有规矩的玩的时候,根本就毫无畏惧,可他忘记了。皇帝也有他不讲规矩的地方,一旦皇权无所收敛,终究不能匹敌。

    正德帝要求钱宁逼走杨一清,受了指派的钱宁不负众望,对于大名望的人来说,活到这个地步已经是计较一张脸皮的时候,如果不给脸,而皇帝似乎也乐见其成的时候,不如归去,就是唯一的选择。

    《臣杨一清乞骸骨奏疏》一上,便宣告了皇帝开始不讲道理。

    见着功勋卓著的老臣要走,正德皇帝也不由一阵伤感,说他孩童心性,这里便可见一斑。本身的要求,当实现的时候,却又不开心的难过。

    三留□□,正德皇帝以最高的荣耀送别了杨一清,看似矛盾,却是朱厚照复杂感性的一种体现。

    杨廷和叹息的看着老伙计的离去,思想及昨夜的一番谈话。

    杨一清道:“元辅,圣上不过是孩童心性,又何必认同张子麟他们的意见呢?”

    对于这种劝解,杨廷和知道他已经不能给出退让的答复。皇帝必须要讲规矩,这就是我这个内阁首辅的职责,杨一清致仕之前或许还有用,因为陛下还讲规矩,可杨一清的离去成为事实,那就是不能退让的时候。

    如果随着皇帝的性子去干,那么所有人都只能用皇帝的规则,大家的立足之地也就无有了,还谈什么政治清明呢。

    回答杨一清的,不过是一句无奈何。

    正德十年,杨廷和丁忧回乡,没有多久,杨一清致仕回乡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